英语吧
关注: 1,520,986 贴子: 11,372,285

英语学习爱好者最大的交流社区

  • 目录:
  • 人文学科
  • 102
    偶尔还是看到有人问这个问题,趁着有点余暇,分享我的想法。 我很好奇: (1)问这个问题的人,是否仍然在上学,老师需要他们去读,读完了写读书报告?这样,他们就是非读不可了! (2)获得了别人的推荐以后,是否真的有读?还是只是问问而已,没有付诸实行? (3)真的有读的话,是否读得下去,还是半途而废? 除非你是上面(1)所说的,属于非读不可,否则你要问问自己,想读原著的目的是什么? (A)如果你是一个学生,想改善自己
  • 413
    许多同学想多阅读,就去啃一些 ”名著“。最常见的是 Charles Dickens 的 A Tale of Two Cities 和 Jane Austen 的 Pride and Prejudice。 偶尔会有人来这里,问问如何理解关于这两部小说的一些句子,但通常都是止于第一章,可能是之后啃不下去,然后就放弃了。 事实上,你想增加阅读量,不一定要读小说。如果能力有限,更不要试图读 ”名著“,因为你多数没有能耐读下去,然后就会觉得沮丧。 你想多阅读的话,可以读报,既可以留意时事,也可以挑自己感兴趣
  • 807
    如果你的目标不是冲刺满分,而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尽可能提高成绩,那么以下的这些我们在教学和培训中的经验技巧相信对你都会很有借鉴意义的!
  • 1207
    看到贴吧很多同学们一直苦苦纠结这个问题, 所以我就结合自身的经验,简单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帖子能对大家有一点点的帮助(水笔们你们等我写完了在来疯狂的水) 首先要记住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 口语的好坏(像或者不像外国人)是根本无所谓的. 为什么呢,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大家都有听外国人说中文的经历, 因为中文的难度很大, 很少有外国人能把中文说的和国人一样语调和平仄音很标准, 但是他们说的蹩脚中文影响你理解会有很大问题吗?
  • 309
    首先向老朋友们问个好!这几天回来见到了几个“依然健在”的老朋友,心里不免在怀念的同时徒增几分感伤。
  • 61
  • 98
    一些个人翻译见解,如有不妥,万望不吝赐教
    Ave鹏鹏 9-9
  • 78
    2012-10-13 网民“寒雨惜离别”留言: 【当类似 where, wear, ware,pare, pair, pear 这样的单词聚到一起的时候,我往往就不会读了,明明看到音标不一样(?),却不知到底有何区别,请老师指点,谢谢!】 【我按照我的思路做了回答如下】:(这样的分析方法我是从英国人写的书中学来的!) 1. 巧得很!你列举的 6个单词的元音都是同一个,都是 air 。 ———— 英文单词 air 只有一种读音(但是,埃及的开罗 Cairo 的读音属于例外情况)。 2. 元音读 air 的单
  • 2433
    事先声明下,本人水平顶多到指导托福的程度,所以如果你已经是GRE大神什么的就不用来看拉,当然帮忙什么的,欢迎~
    疯墨殇 05:05
  • 76
    The first photo was taken at Zhejiang Library in early June 2012. The second photo was taken at Calgary Airport in 2007.
  • 554
    Hi, everyone, I was once an English Major Student who is addicted to English very much. I have passed TEM8 during University period. Now i like to share with my experience of how to learn english and improve english. Thus, anyone has any question, come to me.
  • 176
    由于英文中许多词汇都是由拉丁语和希腊语发展而来,并有许多外来词汇。所以把相关知识与大家分享一下。 P.S.我不会那么不负责任地只把一大堆词缀词根往那一放就不管了的,每个都有详细解释,否则确实让别人看着很蛋疼。下面入正题
  • 89
    【扬长克短】用你已经掌握的发音技能迅速地进入角色;有意识地克服诸如卷舌能力弱的短板,攻克英语发音难关。(2012-08-25) —————— 副标题【为了帮助脱班的初中学生赶上去出点主意】 1. 我认为:在国人的《英语》教学中应该刷新思想,想办法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发音技能(包括音乐技能、汉语拼音、儿歌 等)迅速地进入角色。 2. 这个帖子是继我在 8月 20日的帖子【如何追赶】... ... 后的更浅显的入门教学帖子。
    关靖华 1-8
  • 191
    日前,那位上课睡大觉的准初三学生 和其他学生 希望追赶上班上学习成绩好的,以应付明年的“中考”。由于你们的学业荒废得太久了,要想赶上就必须勤奋、刻苦!【待续】
  • 71
    这是我很早以前就想做的一件事情。很多学新概念的人都说,新概念的文章好,真好啊,相当好啊,好极了啊。 有不少人,初一初二就把1、2、3、4册学完了,但是你问他一道中考题,答曰:“不知道。”再问一道题,答曰:“以前考过,选A。” 也有的人,花了大量功夫研读新概念,然后你找一课问他一句话,答曰:“语感。”,再问一句话,答曰:“固定搭配。” 还有不少人说,新概念很简单,真的很简单。 确实新概念的文章不算太生涩难懂,也
  • 155
    英文单词的读音多数是有规律的。笼统地说:英文单词有两个“明码”,即:———— 1. 开音节单词中的元音读“长元音; 2. 闭音节单词除非有‘读音提示符’,单词中的元音一般读“短元音”。
  • 160
    先说几句:本人应届毕业生,英语还可以 。就把自己一些整理的类型分享给大家,对单选什么的很有用。 另一些小建议:要提高成绩 单词量很重要。 阅读完形讲究逻辑,不要总是主观思维,穿越。 完形前面不会填,空着,继续看,一般都会有点线索。 短文改错常规的,哪几种错误类型知道就行了。 作文,自己准备语料库。首先要写对,然后追求高级,单选的考点都是高级的。
  • 88
    【经纬耕耘】Trying to sell fridge at South Pole 第一张是 2011年 在一次 中秋节聚会 时,我在讲话! 第二张是 2012年 3月初 在‘老年英语传授班’上,学员给我拍摄的。 第三张是 2012年 3月下旬 在杭州图书馆 两位 从 爱尔兰来的学者 在做宣讲。
    睿见致远 10-23
  • 130
    没有几个人在逛论坛,搜求英语的学习方法时,愿意只是看到泛泛地所谓“多听、多说、多读、多写”。或者说,有几个人会在看到“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后会心满意足,以为收获颇丰,可以满载而归了?   我相信,多数人更愿意看到的是关于英语学习的更细腻的技术手段,而不单单是粗糙的大纲式的东西。   英语学习,正像其他的任何学问的学习一样,始须有一个好的启蒙(enlightenment),以提起学习兴趣,后才会有坚持的问题,所谓因兴趣
  • 607
    本人在自学英语过程中觉得单词难记,通过长期摸索为每个我碰到过的单词编了/行良解读/,我的通常做法是结合适量的阅读,在阅读中遇到半生词或生词及时查阅或编造/行良解读/,几年下来一般日常阅读已经没有困难,可以从书上网上电视上通过英语来获得信息了,也达到了我自学英语的目的。现在把我积累的/行良解读/中的自认为比较成熟的部分再次精心整理发在这里,希望有人用得着。精心发贴速度偏慢,心急朋友可以先参考我的先前的两贴:
  • 1376
    大家好,我是新来的,我觉得我缺乏一种坚持的强烈意志,我打算从明天开始,每天早上六点一时左右过来签到,愿在大家的共同监督下一起实施,坚持的更久,我英语口语很差,也可以利用早上的时间多学学!欢迎大家监督,谢谢
    Leon💡 10-30
  • 407
    第一,不是从幼儿开始学起。 孩子学语言最快,为什么呢?不是因为孩子脑瓜好使,如果我们脑瓜连孩子都比不上,说句难听点,爸妈白把我们拉扯大了。也不是因为孩子记忆力强,你上午交代他的事,说不定下午他就敢给你忘得干干净净,比不上成年人,孩子之所以学习语言最快,我觉得有这么三个原因: 孩子的好奇心了不得。他会不停的问你:“这是什么?是干什么用的?”这就是在学习新的语言,假如你是英语老师,学生们课堂上不停地问你
  • 191
    1. 在我国,长期以来,学生学习英语依赖国际音标来识读英语单词;学生既要学习英文字母,又要学习与26个英文字母形近却读音迥异的约50个国际音标,更恼人的是音标又有国际音标(IPA音标,且有新、旧两套音标符号)、K.K.音标、AHD音标、J.W.L.音标等等多种不同派别,所用符号各有区别,甚至相互抵触,使人头晕目眩。学英语要记几千、甚至上万个单词。学生通过认读每个单词的音标来识读单词,实际上增加了一倍的学习量!事实证明,这种依赖
  • 54
    作文中常用句套: 下文中出现的 A,B, “...”(某事物), "sb"( somebody), 要在写作中要根据上下文进行适当替换. 开头: When it comes to ..., some think ... There is a public debate today that ... A is a commen way of ..., but is it a wise one? Recentaly the problem has been brought into focus. 提出观点: Now there is a growing awareness that... It is time we explore the truth of ... Nowhere in history has the issue been more visible. 进一步提出观点: ... but that is only part of the history. Another equally importan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4

会员: VVIP

目录: 人文学科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