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吧
关注: 52,084 贴子: 327,923

文场笔苑,有术有门。务先大体,鉴必穷源。

  • 目录:
  • 人文学科
  • 12
    阳山县志序(有几段看不懂,请教各位)
    sunao_1987 01:02
  • 0
    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 “飚发凌厉”是什么意思? “至”又是什么意思?
  • 3
    粤若稽古,嗣赜遐迩。司服有道,直聿默义。 哂然其辞,背乎所歧。绪紊无庸,克为自靡。 唐炀孔亟,修远弗以。九天乃纳,今我去思。
  • 5
    从未见识过这种断句的,还恬不知耻地认为是班固问题。我真瞎了眼,关注了这位随便找个文盲都比他强
    邕人 5-17
  • 58
    在古代文学领域,常有见分优劣,决高下的争论,至於将《滕王阁序》推为“千古第一骈文”,则更是常见。在我看来,优劣容易分别,至於所谓排名,则势必要有一个公认而统一的标准,并且这个标准是可以具化的。而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排名,则纯属谬举,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向来缺乏公认而统一的标准,主观性极强。其优劣受限于文章的题材和篇幅,且鉴赏角度犹多,如辞藻,声韵,事典,句法,章法,写景,抒情,造境,表意等,非要排个千
  • 11
    自己随口写的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感觉有点乱。 适合用于做点其他用途吗?
  • 67
    四月一日 , 昨来盐。 读元稹诗《春六十韵》。
  • 26
    雪之千里,气冲九州,十时未断,铺白飞溅。天地一色,无界奔目,止千带之东路,息万物之逐踪。寒挂绝枝,露临边野,霜落顶驻,雾流城阑。风卷长河,冰成千里之势,足下吟马,驶去无名之舟。千山锁,万木隐。可得轻铃之路,无济烟雨之人。完途无反,封阁高琼,季若如云,岂失自成,绝断寻边,俸天之厚业,雪尽天山之白途,尽长河之久静
    aiwoai 5-17
  • 2
    昔闻龙门之跃,鱼化为龙,非池中物也,今观凤雏展翼,羽未丰而志在九天,此余之谓矣。余生于幽谷,长乎芝兰之室,未尝沐猴而冠,但知鹤立鸡群。非敢自比卞和抱玉,实则怀瑾握瑜,期遇识者。 昔有阳阿奇舞,赵飞燕得以步上金莲,今愿以笔代剑,书我胸中沟壑万千。犹记夷吾盐车之困,终遇鲍叔而名显天下,余虽无仲父之才,望得明主一顾,而蛟龙得云雨,显鳞爪之威。 尝闻买臣负薪,苦读不辍,终登相位,又见朱买臣之妻,目光短浅,悔之晚
    王思聪 5-17
  • 24
    仆素好古风之曲,听之凡百余,所恨其词病者良多,无病者实寡。仆以为今时之曲,非独籍音以自媒,亦宜重其词矣。至於《牵丝戏》,仆甚美其词,稽其源,或有自矣,故译而为赋,其辞曰: 银沙之寺,鹤发之翁。平生始见,雪夜初逢。踱步前趋,惜衣衫之尽敝;珍玩在手,羡木偶以极工。宛若西施,含莹莹之玉著;娇如越女,畏凛凛之严风。见之者失其所爱,闻之者别怨斯穷。於时天寒夜邃,雪骤云彤。乃面火而坐,比肩相语。凄凉晚岁,唯傀儡以
  • 3
    周迪传“及王师讨异,迪疑惧不自安,乃使其弟方兴率兵袭周敷”,周迪始反,反后二事:一,袭周敷;二,又别使兵袭华皎于湓城。余无他事。迪前所攻屠,奉戴皇号,讨迪诏指称迪称兵逆节只二事:一,屠破述城;二,分袭湓镇。正与迪反后二事合,则“屠破述城”事当序于“袭周敷”。周敷传“天嘉二年……令还镇豫章”,讨迪诏下于天嘉三年春,方兴袭周敷于豫章郡治。时周迪屯工塘(今抚州、临川市郊一带),豫章郡治今南昌市郊一带,则述城
  • 12
    有没有大哥大佬们知道这是啥意思啊? 用了许多翻译软件都不行 帮帮我吧
  • 137
    鸦头 诸生王文,东昌人。少诚笃。薄游于楚,过六河,休于旅舍,仍步门外。遇里戚赵东楼,大贾也,常数年不归。见王,相执甚欢,便邀临存。至其所,有美人坐室中,愕怪却步。赵曳之,又隔窗呼妮子去,王乃入。赵具酒馔,话温凉。王问:“此何处所?”答云:“此是小构栏。余因久客,暂假床寝。”话间,妮子频来出入。王跼促不安,离席告别。赵强捉令坐。俄见一少女,经门外过,望见王,秋波频顾,眉目含情,仪度娴婉,实神仙也。王
  • 36
    自五四以降,白话兴而文言衰,究其本来,开民智以师夷御辱之故也,而文言其诚废乎?文言五千载,今考或肇发于夏后之世,祖宗史记文存悉以之传也,若文言废,则祖宗之文不识;祖宗之史不知;祖宗之艺不传也。岂今嗣读祖宗之文而求诸译邪?古文不通,则失本来。失本来之木,何以长欤?其必浸枯;失本来之人,何以远欤?其必浸恶;失本来之国,何以兴欤?其必浸乱。 故国不可一日无本,而古文不可亡,非且不亡而已,然必兴于不远之世
  • 2
    严风其凛,行尔捷甚。 嗟斯怪妖,莫逃天审。 虽宥而昼,弗含而寝。 俟其旦至,必无免祲。 飙风其飒,行突六合。 嗟斯妖宄,莫逃天罚。 虽遁于旬,弗遁于叶。 俟其岁至,必无免劫。 暴雨其骤,行乎宇宙。 嗟斯妖贼,莫逃天咎。 虽释于今,弗容于久。 俟其时至,必无免戮。
  • 11
    时年甲辰,暮春之际,连雨绵绵而不绝。雨自檐击于窗,点点滴滴亦不绝矣。余偭庭而放目远眺,雾蒙蒙而不见元方也,跂而决眦,得大鸟于云上极翼,快然若仙,叹而止观。 偶俯察郁葱之间有跃动之姿,时静时动,似哀似乐。慎视其实而亦为鸟也,其有翼断,有羽稀,有爪细。风雨时滴于其上,抖擞而止步,沉沉似思。少顷,又举其爪奋跃于上枝,不知何往也。于其径之枝者,有一燥处可容身,鸟观而渴之,明知不可停于此而终困于此。 时鸟停于
    惯宣 5-16
  • 7
    逸一时,误一世:年少时一时的安逸只会耽误你未来一辈子的前程(激励人们要自律) 伊已逝,吾亦死:她逝世了,我也不想活了(形容矢志不渝的爱情) 医一世,无一失:行医一生救人无数从未失误过(形容一个人医术高超)
    惯宣 5-16
  • 17
    有大神能翻譯一下是甚麼意思嗎?
  • 3
    此文中,述城,蠡邦,都是什麼地方?那位大神知道,請為小生解惑,不勝感激。
  • 5
    是有典故的说法 或者是偏文言的表达吗 求大神帮忙解释一下 原文在图片贴纸处
    黑曰 5-13
  • 66
    本吧常有新进将骈文和赋体混为一谈,将《滕王阁序》归类为赋,为肃清此类现象,故而特设一帖对此二者进行澄清。何谓骈文?骈文肇始於汉末,成型於南北朝。骈文的特点,讲究四六,骈俪,齐言,谐韵,什么是四六?四六指的是骈文句式上的特点之一,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章多以四六字呈现,所以骈文在当时也被称为四六文。什么是骈俪?骈俪即对仗,由于骈文不像对联,为对仗而对仗,因此骈文中的对仗一般称之为骈俪或骈偶。什么是齐
  • 5
    领军闲无上直之劳,可得从容养疾 后边意思我知道,问各位大佬前边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领军没有直接的功劳的意思吗
  • 53
    网上有朋友总结了下, 我觉得很好, 引而与众共享。 1.用作代词: (一)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此皆言其
  • 10
    复於第三日,有婚礼行於伽利莱亚之喀纳,且伊伊稣斯之母在彼。伊伊稣斯及其诸门徒亦应邀赴筵。酒罄,伊伊稣斯之母谓之曰,彼等无酒矣。伊伊稣斯对之曰
  • 9
    吾娄王大司马在晋,当哲皇帝朝经略辽蓟,赐蟒玉、尚方剑。后入中枢,为娄中第一显官。然其诸子皆败类,藉父势,喑呜叱咤,金钱狼藉。当大司马未盖棺时,而家业已荡废涂地矣。有一孙,号宸章者,习俳优,善为新声。家业既破,僦一小屋,日与伶人狎。吾镇周将军(恒祁)承幕府檄,治兵沙溪;一日开燕,呼伶人祇候。宸章即厕身其间,捧板而歌,与鲍老参军之属共为狡狯变幻。时周将军与里中客岸然上座,而宸章则氍毹旋舞,不羞也。有观
    惯宣 5-11
  • 13
    弘光者,福藩之子,中州寇乱,流窜江淮间。先帝龙升,马士英迎立之。既当璧数月,有妃北来,谓寇乱相失,飘零异所;今闻正位,匐匍来归。独弘光不谓是也,使在廷杂治之,五毒备至,而妃终无异词,旁观者皆叹息泣下。或谓妃既流离有日,难保守身之节,故虽故剑,弘光不无讳言之意。或谓弘光实福藩庶子,冒嫡承统,妃风闻误听,有错认并州之意,故词极相左。不知遭时不造,名花飘坠,纵抱琵琶,何伤冰玉!即处之别宫,岂曰害义!若果
  • 9
    翁婿,连襟,叔伯,叔侄,舅甥,舅丈
    黑曰 5-9
  • 7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成补语。而在文言文中,副词、形容词、动词词组、介宾词组等用在谓语之后(如果谓语后面有宾语,则用在宾语后。如 “余爱之甚也”, “余恶之不置”)。意义上对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即所谓状语后置。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省“于”, 口语语序为“于河南战"。"覆之以掌", 即"以掌覆之"。 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之三种情形:用介词"于"。 ”
  • 29
    请哪位大神解释一下,谢谢了
  • 10
    2023年高考作文 新课标I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故事之用大矣!不可不知,不可不慎。 古说故
    Hashikumo 5-9
  • 6
    文中提到“未幾見兮,突而弁兮”,這是何解?哪位大神,能給小生解惑,不勝感激。
  • 5
    长身七尺占僧单是什么意思呢
  • 6
    比如最近在看顾诚的《南明史》,魏藻德被关在小房子里从窗户对人说:“如愿用我,不拘如何用便罢了,锁闭作何解”。还有不啻三百矛刺心而血欲洒而无从也。但一面就有好几个难以了解其意的句子
    惯宣 5-7
  • 4
    (原文超字数了,删了点) 夫攻小疾也速,攻大疾也续,是故必用毒,所以毒之,不毒则弗能克。然至若不迫之疾,虽可以敌,而人恒未之适也,故医不用毒而辟之。病以能死,因惕之;病不能死,因无逆之。疾虽大而不亡,则可活而易之,恶必解不能解而劳使役?夫进常部也宽,进游部也艰,是故必用难,所以难之,弗难则无以案。然至若不迫之准,虽可以然,而人恒未之愿也,故四官不用难而限之。欲入游部,因患之;固不欲入,因磋缓之。游
    Hashikumo 5-6
  • 57
    关于古代汉语的“赐”和“献”两个动词的用法,已经是固定的,即“赐”为先接间宾(人)再接间宾(物),“献”正好相反,为先接直宾(物)再接人,如“献之厉王”,这里的“之”代指璧,意为把璧献给厉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规则呢?可能与信息的重要程度有关。献,是给地位高的人,一般献的对象只有那一个或少数几个,故献给谁的这项信息就不是很重要,所以把献的物品放在前面。赐,是给地位低的人,赏赐可以给很多人,所以给谁
    Hashikumo 5-5
  • 17
    一楼空出,以备修饬!
    Hashikumo 5-5
  • 1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自问世以来,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经久传诵、家喻户晓,引起无数读者对陈子昂这位唐代杰出诗人的强烈共鸣,多个版本语文教科书也选录了此诗。但近年来,“《登幽州台歌》非陈子昂所作”这一观点数次出现,学界也对其多有讨论。《登幽州台歌》,真的非陈子昂所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楠撰文指出,陈尚君在《唐诗名篇在历史上的演进》(《光明日报》2023年8月26日
    惯宣 5-4
  • 13
    大佬们!求救! 求问袁宏道这篇《登焦山逢道人》解析! 问君何计得心休,口不能言但点头。 潮去潮来分子午,花开花落验春秋。 窗间低穴常穿隼,灶下残炊每下猴。 敝衲如烟身似岛,过年将作武夷游。
  • 6
    (可能会被某些人认为是地域黑,作为高三生,写得不好,权当博诸位一笑。) 建炎二年,余左迁潮州团练副使。明年丑月,有君子客宿,自言北还钱塘,然人饥马困,余因内之。是日乃望日,蟾蜍复圆,于是欣然与客谈。客音容尤正,乃愈喜:颎居广南期年,未闻中原正韵。广南黎庶,无不猿面褐肤,凸唇圆目,行如猿猱,言如夷鸟。蛇蝎鱼鳖,虾虫鼠蟹,自以为佳肴,天下无出其右者,实非中国之道。乃设绿醴素盘,以劳客者。客言其出于西京
  • 8
    隹鸢二梦 甲辰桃月,暮春初六。正处盛世,万户安焉。月映床案,长夜难消。常思今昔,不问还今英豪望天下而望之共愿?或安民饱腹,或享昌尽乐,为其不明也,古人有言,富贵,人之欲也,不堪其忧,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以道而正焉也。吾不置可否,久不明,于思至梦。 岸芷汀兰,湖泊之涧。帘茂鸢栖,桃叶生尘。金枝翠叶,碧桃青花。却见旁湖污泥浊水,银苔程丝。油奶酒墨,恶垢灌鼻。吾不明。银枝之上睹一鹰隼,其皮如浩雪,身留
  • 8
    我看现代汉语词典中“非”字有一定,偏要的意思,例如非要,我非要干什么 想问一下在古文或诗句中有相同的意思吗,如有可以给我几句诗句或文本的例子吗
  • 7
    第一个问题:第一个文中出现了一个认物为理,与后面说的以人心为道心等阳明心学派特点似乎矛盾了啊,是不是要把这个物理解为“自己”呢?第二个问题:阳明心学认同心即理也,和朱熹也曾论同过,仁即心也,心即理也。两者的不同是不是在于,阳明的心是人心,自己的内心,而朱熹的所谓心,是道心,先天之心。两个问题,想请大家交流解惑,不吝赐教。
  • 1
    驹父外甥教授:别来三岁,未尝不思念。闲居绝不与人事相接,故不能作书,虽晋(当作“进”)城亦未曾作书也。专人来,得手书。审在官不废讲学,眠食安性,诸稚子长茂,慰喜无量。 寄诗语意老重,数过读,不能去手。继以叹息,少加意读书,古人不雄到也。诸文亦皆好,但少古人绳墨耳!可更熟读司马子长、韩退之文章。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始终关键,有开有阖。如四渎虽纳百川,或汇而为广泽,汪洋千里。要自发源注海耳。 老夫绍
  • 15
    西晋侍御史西河郭钦上武帝疏曰:“戎狄强犷,历古为患。魏初人寡,西北诸郡皆为戎居。今虽服从,若百年之后有风尘之警,胡骑自平阳、上党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狄庭矣。宜及平吴之威,谋臣猛将之略,出北地、西河、安定,復上郡,实冯翊,于平阳以北诸县募取死罪,徙三河、三魏见士四万家以充之。裔不乱华,渐徙平阳、弘农、魏郡、京兆、上党杂胡,峻四夷出入之防,明先王荒服之制,万世之长策也
  • 6
    教然后知困 译文: 教导别人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上课时有多困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3

会员: 翰文雅客

目录: 人文学科